10月18日至20日,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研讨会暨第一届颍河论坛在我校召开。河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连续生长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教授,河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郑州大学李雄伟教授,河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赵永江研究员,PP电子学院副校长牛海鹏出席聚会会议。34所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单元的110余位代表加入研讨会。本次聚会会议主题为“发挥学科交织优势 助推区域高质量生长”,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地理研究与地理教育,强化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形成,赋能区域高质量生长。开幕式由地理與空間信息學院院长闫慧主持。

牛海鵬在致辭中向與會專家學者体现熱烈歡迎,對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學校發展的領導們致以誠摯謝意,他簡要介紹了學校發展曆程以及學科專業建設情況。他指出,舉辦地理與空間信息技術研討會旨在搭建兄弟院校之間相助溝通平台,深化地理與空間信息技術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地理學科、測繪科學與技術等學科的交织融合,爲智慧、綠色、宁静的人居環境建設貢獻學科力量。
苗长虹在致辞中指出,目前地理学研究正从宏观走向微观,从描述、花样和历程耦合走向人地系统研究,从单一学科走向学科交织,面对流域庞大的人地关系,需要提出新的研究要领和实践范式。他勉励专家学者积极探索地理学理论与实践,勇于创新,不停提升地理学科研水平,为区域生长孝敬地理智慧。他高度认同地理與空間信息學院聚焦颍河领域,开展自然、人文、经济、景观等综合研究的举措,并期待学院能够产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结果。
聚会会议期间,河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连续生长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帅教授,河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郑州大学李雄伟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赵荣钦教授,美国蒙大拿大学胡璐教授,超星泛雅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耿浩浩六位专家围绕学习场动态演化、黄河流域人地系统演变、无人机低空经济技术问题等前沿议题作了主旨陈诉,闫慧介绍了我校地理與空間信息學院学科专业建设情况。
本次聚会会议设置了情况地球化学与地表历程、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利用、时空大数据与低空经济和AI时代的地理教育四个平行论坛,35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在平行论坛划分作了精彩的学术陈诉。本次聚会会议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扩大了我校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在省内外的影响,对于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交织融合、凝练颍河流域研究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图片由地理與空間信息學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