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正文

【許院聽課錄】之一:把課堂搬進“生産車間”

作者:鍾偉平 王國文 呂小梅等來源:大學生通讯社 編輯:鍾偉平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18-04-27

【编者按】近年来,我校筑牢教学中心职位,聚焦内涵,深化革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峥嵘初显。学校相继启动了“应用型课程建设计划”“课堂教学革新计划”等,立项建设了一批应用型课程,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在教学中得以推广,探究式、讨论式、加入式等新的教学方式获得普遍认同。不少教師已经投身到课堂教学革新的实践中,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更多的活力。为此,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开设《许院听课录》专题,通过深入走访深受學生喜爱、充满创新力的课堂,从微观层面挖掘课堂教学革新历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以供借鉴。

 

上课没有课本、上课所在不在教室而在操作间中、學生们前往企业进行学习、邀请企业人员来校授课、學生自己组织生产操作……这些“小特殊”配合组成了化學化工學院开设的《化工生产治理》这门课程的“大特色”,据了解,该课主要以培养化工专业面向生产、治理一线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教学目标。

“上了这么多年的基础理论课,真正交给學生们一个实践项目,让他们动手去做的时候,发现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到了操作间后,學生们竟然无从下手。”《化工生产治理》授课教師孙国富说。學生结业了,但是却达不到“培养目标”,这让孙老师下定决心要“改”,要让學生在这门2016年開設、共30個課時的專業限選課《化工生産治理》的課上,既能掌握理論、提升實踐能力,還能具備治理能力。

孙国富老师(左一)在化學化工學院实训中心给學生们上课      

可是这样的课该怎么上?只靠听远远不够,必须让學生亲自动手操作,这门课的上课所在便由传统课堂转到了生产车间。在操作间里老师结合生产装置设备或凭据學生实际操作情况就地进行解说,让學生自己发现问题,凭据实际解决问题。同时,为了锻炼學生们的生产、治理能力,每个课题都要“真题实做”,一堂课一个操作“课题”,让學生在组织生产历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5 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安超楠說:“這門課相比其它課程更有創新性,實訓更接近現實化工生産,‘實踐+理論’比起只講基礎理論知識,我們能更容易掌握知識!”實踐操作性強也讓課堂面臨一個難題:原來的課本太偏重理論化,而該課程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導致沒有適用的課本,備課時則需老師將參考書上的內容與自身經驗相結合。

 

同學們分組進行生産操作,圖爲制作車用清洗劑配置溶液

在孫老師的一堂生産操作課中,2015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王國文擔任小組長。他們組要進行理論展示、實踐操作,親自動手完成“車用清洗劑“玻璃水”的生産,團隊裏的每一個人都要承擔相應的角色;其他小組則要眼看耳聽,拍照記錄,並用至少5張照片制作成ppt,对该小组的生产操作进行点评;老师最后答疑解惑,进行总结。“这个课程各人加入度很高,老师授课的时候也善于引导學生进行思考并讨论,实际操作更是全程加入,在实际操作历程中,作为小组卖力人,我感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锻炼!”王國文说。

 

小組彙報總結實踐情況

该课程还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辅助教学。“引进来”是邀请企业人员来校进行授课,主要凭据是师生在校园中无法接触到的实际案例向同学们解说生产治理方面的知识。“走出去”则是让學生到企业里去,学习企业的制度并进行座谈。“企业人员给學生上课或者让學生走进生产单元,可以让各人凭据各个企业的特点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學生们很感兴趣!”孙老师说。化學化工學院2015 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學生安超楠认为,这门课不仅学到了相关知识,了解了真实的生产流程,更体会到了生产治理要与生产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人打交道,明白了相同、相助的重要性。

 

(文/學生记者:王國文 呂小梅 樊璐瑤 趙閃閃 莫美娟 汪歡笑 宋柯佳 張靜怡 ;圖片由2015 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學生提供)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